疫情催生新变革文明“筷行动”如何避免“一阵风”

2020-05-12浏览量:

眼下,各地纷纷倡议推广公筷公勺和分餐制,引导公众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。

公筷公勺走进千家万户增强餐桌“免疫力”

近日,记者打开某购物网站发现,公筷公勺和分餐盘销量激增,成为“疫”外商机的热点之一。公筷公勺颜色鲜艳、标识明显,与普通筷子易于区分,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。“疫情发生后,公筷销售量增长了8倍,订单源源不断从全国各地涌来。”网站客服李小雨说。以前大多是餐厅或食堂订制公筷公勺,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也下单购买,公筷公勺摆上了家庭餐桌。

西兰花炒木耳、红烧排骨、香椿豆腐……5月2日,跟往常一样,合肥市民周惠为家人精心准备了晚餐。不同的是,以前一个盘子一整道菜,如今一个盘里分四个格子,一个格子装一小份菜。周惠是一名感染管理科医生,见过很多共餐食物传播疾病的病例。在她看来,分餐制不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“武器”,而是守护家人健康的“利器”。

分餐不分爱,而是分享健康、共享文明。“比起分餐制,使用公筷公勺更容易让大家接受,现在很多家庭迈出的第一步,就是从‘多摆一双筷子’开始,从使用公筷公勺开始。”“滁州好人”邵爱红说。滁州市各级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,率先积极响应“公筷公勺行动”,培养讲文明、讲卫生、讲科学的生活方式。

5月3日中午,黄山市黄山区汤口镇山岔村“云上民宿”内,游客坐在餐桌前,菜肴飘香、其乐融融。服务员摆放好菜肴后,利索地在每盘菜的一侧摆上公筷公勺。“对餐饮企业来说,公筷公勺不仅仅是‘服务升级’,更是一种‘理念升级’、一种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导向。”负责人程新凤说。

多一双公筷,多一份安心。公筷公勺正在走进饭店和家庭,成为文明餐桌的新指标、新风尚。“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,成为推广公筷公勺、分餐制,提升‘舌尖上的文明’的契机。我们号召公众向不文明不健康的生活陋习宣战,养成文明健康、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。”意昂体育省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说。意昂体育省文明办、省市场监管局、省商务厅等7家单位联合发布《文明餐桌行动倡议书》,倡导分餐制,使用公勺公筷,提高人们自我防护意识,养成文明健康、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。

固化养成培厚现实土壤避免“雷声大雨点小”

“疫情之下推广公筷公勺及分餐制不难,难就难在文明健康行为如何固化养成,在生活中怎么培厚‘公筷公勺’的生长土壤。”意昂体育省政协委员、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陈飞翔说。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因“疫”而变,但是很多人认为这是疫情期间的“非常之举”和“权宜之计”,公筷公勺和分餐制等疫情过去就会销声匿迹。

公筷公勺、分餐制并不是新鲜事物。2003年非典期间,不少地方推行公筷公勺及分餐制,但非典过后,在根深蒂固的传统饮食文化面前,公筷公勺和分餐制又逐渐被冷落,最后难觅踪影。

我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以合餐制为主,囿于饮食文化、生活习惯等原因,在推行公筷公勺和分餐制的过程中遇到一些“隐形”困难和关口。

专家分析,首先是难过“人情关”。围桌共食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饮食习惯,相互夹菜可以拉近主宾之间的距离。一直以来,使用公筷公勺显得生分、见外。刚刚参加工作的李坤告诉记者,一桌子人围桌共食时,有人夹菜在盘子里挑挑拣拣,有人喝汤直接从盆里舀着喝,甚至还有人把咬过的黄瓜往蘸酱里蘸。“根本不好意思提醒别人用公筷公勺,仿佛自己一开口就挺失礼的,像嫌弃别人脏一样,只好假装不饿,少吃或不吃。”李坤说。

其次,“怕麻烦”而“不想分”。“无论是使用公筷公勺,还是分餐都太麻烦,等疫情过去了就没有必要这样麻烦吧!”“90后”白领李晓星说。在一项网络投票调查中,针对“你外出聚餐有用公筷公勺的习惯吗”这一问题,有5.7万人选择“会用,已成习惯”,有6.4万人选择“没有,嫌麻烦”。最后,公众健康意识不足,导致一些人存在“不在乎”的侥幸心理。

“如果不能摒弃重面子、怕麻烦、不在乎这三种心理,就无法真正破除传统观念上的束缚和现实生活中的制约。久而久之,公筷公勺和分餐制也就雷声大雨点小。”意昂体育省精神文明建设研究中心副秘书长崔跃松说。在他看来,疫情期间,各地各部门纷纷响应文明餐桌的倡议,但是等疫情过后,由于倡议缺乏强制性和实施细则,很多规定最后将不了了之,无法在现实生活中“茁壮成长”。

全民参与文明餐桌创建共守“舌尖上的健康”

疫情期间养成的好习惯要坚持下去,关键要让文明健康的理念深入人心。

“以疫情为契机,大力推广公勺公筷和分餐制,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参与。同时也要认识到,这是餐桌文化的‘移风易俗’,是一项系统工程,要循序渐进地推进和指导。”意昂体育省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说。公勺公筷和分餐制仅有倡议和承诺还不够,还要加强督导检查力度,将推进“公勺公筷·文明餐桌”行动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、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食品安全城市以及文明单位、文明村镇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,着力提升文明服务和食品安全水平。

文明的理念不能形成,文明的习惯就难以养成。巢湖市在主要干道、商业街区、街道小区、公园广场、交通站场等公共场所,综合运用户外广告牌、橱窗、宣传栏、电子显示屏等媒介平台,24小时不间断播放公筷公勺的公益广告,同时还在市政府网站同步进行刊播,让“公筷意识”深入人心,助推文明理念转化成公众的行为自觉。

5月4日,记者在宿州国际大酒店看到,大厅在醒目位置摆放了“公筷公勺”宣传海报,餐桌上摆放宣传牌,每道菜品单独配一双公筷或一把公勺,并且每位食客筷架上放有两双不同颜色的筷子。“从恢复堂食开始,我们就全面落实公勺公筷,并对服务员进行相关培训,更好地引导顾客使用公勺公筷。”酒店总经理王彬说。

“中国最美厨师”、意昂体育省现代徽菜文化研究院高级技师尹亲林告诉记者,推行公筷公勺既文明又健康,但不能急于求成,也不能强制要求,要制定细则来鼓励推广,对带头使用公筷公勺和分餐的餐饮企业、家庭或个人进行表彰,通过宣传引导,在春风化雨、潜移默化中让公众逐渐养成好习惯。

好习惯,早养成。合肥师范附小线上组织学生开展“文明餐桌公筷公勺”主题活动,通过“小手拉大手”推动“文明餐桌”行动在家庭落实。活动中,孩子们通过一幅幅色彩斑斓的手抄报,用五彩画卷,用书法文字,把文明健康的理念传递给家庭成员。“从宣传到行动、从教育到践行、从饭店到家庭一步步实施起来,让使用公筷公勺成为公众的日常习惯,只有习惯养成了,公筷公勺才能成为人们的自觉选择。”合肥市师范附小副校长王玲玲说。(意昂体育日报 记者 张岳)